在支付行业中,电销团队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,尽管不时有相关新闻曝光,但仍有不少代理商冒险行事。那么,电销行为一般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呢?本文将通过最近一年内的三个真实案例,揭示电销欺诈的法律后果。
案例一:甘肃杨某团伙诈骗案
自2021年8月起,杨某团伙通过线上销售多个正规品牌POS机实施诈骗活动。他们招募大量员工,培训后冒充银联、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或POS机售后人员,通过电话销售方式获取客户信任并销售POS机。在发货时,团伙将正规品牌POS机包装盒内的说明书取出,替换为团伙的400电话号码,并由专人冒充厂家客服答复客户。该团伙共诈骗全国各地5200余人,涉案金额达157万余元。最终,杨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。其他成员也分别被判处二年至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,并处以相应罚金。
案例二:河南某写字楼电销诈骗案
在河南某写字楼内,一个电销团队冒充银联或POS机公司客服,向客户推销POS机。一年多时间内,该团伙通过诈骗手段获取的POS机激活费用高达270余万元。最终,象山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起诉了童某某、徐某某等41名犯罪嫌疑人。法院一审判决,这些人员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至十一年六个月不等,并处以3000元至20万元不等的罚金。
案例三:厦门吴某等人诈骗案
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间,被告人吴某与某支付公司合作代理POS机推广业务。吴某利用该代理业务,招募业务员以办理信用卡名义推销POS机并骗刷激活费转账。不到一年时间,涉案金额就达到238万元。同安法院综合考虑各被告人参与诈骗数额、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、退缴违法所得等量刑情节,判处吴某、曾某、胡某等25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至拘役四个月不等,并处相应罚金。